首页

恋丝女王

时间:2025-05-28 17:39:29 作者:科技考古成果上新 中国龙再添新形象 浏览量:54873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孙自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7日举行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发布2项重要文物修复成果和1项“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以及4项重要研究阐释成果。

  其中一项成果是已修复完成的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其中一件龙首,头顶正中生出一根独角,独角上带有6个螺旋“小犄角”,显示出全新的龙形象,为中国龙文化研究提供新材料。

  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刘勇介绍说,在龙首保护和修复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采用多视角三维成像、虚拟拼接等技术,经过无数次尝试,才得以还原龙首原貌。

  另一项为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出土王冠保护修复成果。据悉,该王冠历经千年,出土时整体已发生严重腐蚀劣化,几乎“支离破碎”。

  实验室助理研究员黄希称,考古团队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尤其运用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保护修复方法,精准复原王冠本体与2582颗珠饰。这是目前通过科学发掘、保护修复,准确复原的编串结构最为复杂、单体珠饰数量最多的古代礼仪性珠串组合。

  还有一项成果聚焦“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在这一项目中,中国考古团队进驻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实施精细化发掘与现场保护协同工作模式,破解出土脆弱文物保存难题。

  其间,考古团队发现一枚带有“五铢”字样的铜钱。实验室助理研究员韩化蕊说,这是此次发现的最直接的古代东西方贸易交流证据。更特别的是,这枚铜钱是墓主人佩戴的装饰品,已经超越了货币流通的价值,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在中亚的传播与影响。(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共同深化极地认知。中国坚持依据国际法保护南北极自然环境,积极参与应对南北极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国际合作。在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中国牵头10余个国家联合提出“绿色考察”倡议,获得大会以决议形式通过,开启了南极考察的新篇章。建成5个南极考察站,在挪威、冰岛分别建立2个北极考察站,为数千名科学家开展极区观测、生物监测、冰川研究等提供重要平台。组织了13次北冰洋科考和40次南极科考,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冰岛、新西兰等国家签署谅解备忘录或联合声明,同10余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作为主要参与国参加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北极科考计划“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冰站计划”,牵头实施“国际北冰洋洋中脊联合探测计划”国际合作,与多国合作实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南极冰盖“环”行动组任务,为人类深入了解极地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作出积极贡献。

改革为人民|下姜村调研,习近平关心这件小事

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 顾祖华当选会长

今年参加“三下乡”活动时,徐媛媛和同学们发现很多孩子都没有单人照片。他们向学校借了一间空教室,网购了一块蓝色背景布,要为孩子们每人拍一张照片。

法定假期无法转账 延迟付款是否违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统信处处长 鲁志新:对在对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项目的“四证”办理,在建工程的抵押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也会跟住建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解决在项目推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实探北京小米汽车门店:外部装修即将开工

再到奥运决赛时刻,8月9日晚,巴黎一场雨水突如其来,法兰西体育场的铅球投掷区被淋湿。蒙上雨滴的紫色赛道更显清新,但对于巩立姣在内的12名参赛选手而言,却来不及欣赏这道美丽的风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